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王国维的商周史研究与“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分析其学术背景、方法内涵及实践应用。王国维早期因受西学影响,重视学术的求真与独立性,转治经史之学,提出将新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此方法在商周史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亦受到顾颉刚等疑古派学者的挑战。王国维试图通过《古史新证》维护古史体系与经学权威性,实质是利用经学思维解决史学难题。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口号,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被其视为实现此目标的学术方法与路径。学者对“二重证据法”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均认可其科学性与客观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王国维的学术背景与转变
王国维早年受西学影响,重视学术的求真与独立性,后转向经史之学,提出“二重证据法”。
关键观点2: “二重证据法”的内涵与实践
王国维利用新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与传世文献结合,研究商周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顾颉刚等疑古派学者的挑战。
关键观点3: 《古史新证》与经学思维
王国维试图通过《古史新证》维护古史体系与经学权威性,实质是利用经学思维解决史学难题。
关键观点4: 李学勤与“走出疑古时代”
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口号,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被其视为实现此目标的学术方法与路径。
关键观点5: 学者对“二重证据法”的认识
学者对“二重证据法”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均认可其科学性与客观性。
文章预览
王国维像 中国近现代史学 王国维的商周史研究与 “二重证据法” 的 提出 黄明磊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原刊于《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3期】 摘 要: 在1911至1922年间,王国维最核心的学术身份是经学家,他的史学研究主要为经学服务。王国维推崇乾嘉学派,但又认识到仅靠传世文献研究经史存在的弊端,故提出将新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新型学术方法,即“二重证明法”。1923年后王国维的学术重心开始向辽、金、元及西北地理等纯历史领域转变,其学术的经学色彩渐趋淡化。然而1923年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在学术界掀起了规模空前的疑古思潮,传统的古史体系遭到全面质疑和否定,同时也变相摧毁了尧、舜、禹等古圣王为核心的儒家道统。在疑古思潮的刺激下,王国维的经学家身份再次激活。1925年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