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生活中,当被一些事触动时,总是心痒痒的,忍不住记录点什么。 但是,写作看似简单,怎么写起来却这么难? 灵感很多,但转化成文字时又觉得无话可说; 即使开了头,但是写着写着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写完回头看,总是结构散乱、人物扁平,越看越像流水账。 ……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很多人误认为这是普通人的写作通病,也有人因此而放弃写作。 其实,完美的写作场景从来只存在于幻想中,最杰出的作家也曾经是“写作困难户”。 《最后一站》剧照 结构、角度、角色是让每位作家都要绞尽脑汁去攻克的难关。 即使是只用43天就写完《生死疲劳》的莫言,也没有享受到灵感迸发和一蹴而就的过程。他谈到: “《生死疲劳》只写了43天,但其实这个故事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存在了43年,苦于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结构。” 另一位诺奖作家艾丽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