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分级多孔硬碳@Si@软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调整硅烷沉积条件和引入软碳层,实现了高容量、高首次库伦效率和良好的循环性能。文章详细讨论了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构特点、性能表征和电化学性能,并通过全电池性能测试验证了其实用性。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团队的研究背景、成果和联系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制备了一种分级多孔硬碳@Si@软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解决了纳米硅振实密度低的困境。
关键观点2: 材料具有高的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
PHC@Si@SC材料提供了1625 mAh g − 1 的高容量和86.8%的高首次库伦效率。
关键观点3: 引入软碳层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导电性。
软碳层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而且将纳米硅颗粒更好地包裹,缓解了体积膨胀。
关键观点4: 全电池性能测试验证了材料的实用性。
PHC@Si@SC||NCM 811全电池在苛刻的N/P比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55%。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