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气候与环境变化、皮肤护理、人体必需氨基酸合成、甲基汞暴露水平、动物口渴感受和癌症免疫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涵盖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等多个团队的研究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气温升高影响睡眠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环境温度上升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睡眠不足的几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该研究突显了气候变暖在加剧睡眠剥夺和降低睡眠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
关键观点2: 植物精油刺激皮肤更新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证实,香茅醛等植物精油成分可通过激活TRPV3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刺激皮肤更新。该研究为我们理解精油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观点3: 利用废二氧化碳合成人体必需氨基酸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通过废二氧化碳和硝基苯乙烷的光电化学偶合合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产品的环保、高效途径。
关键观点4: 全球甲基汞暴露水平分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团队对全球海产品生产和贸易中的甲基汞暴露水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的甲基汞暴露水平较高,且存在全球贸易中的重新分配问题。
关键观点5: 动物口渴感受的新发现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TMEM63B是哺乳动物的一种高渗口渴传感器,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口渴机制的深入理解。
关键观点6: 可穿戴超声微针贴片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穿戴柔性超声微针贴片,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便携式平台。该贴片能无痛输送药物,并在小鼠实验中表现出卓越的抗癌效果。
文章预览
3.23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 ● ● 1 气温升高也会引发失眠 图片来源: pixabay.com 在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环境温度上升对睡眠的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忧。睡眠由非快速眼动和快速眼动两期构成,对健康至关重要,任何一个阶段的睡眠不足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njie Chen团队基于来自中国大陆214445名参与者的2300万天睡眠监测数据,分析了日平均气温如何影响睡眠。结果显示,环境温度每升高10°C,睡眠不足的几率会增加20.1%,而总睡眠时间减少9.67分钟,深度睡眠下降幅度最大 (2.82%) 。根据无限制 (SSP5-8.5)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进行预测,到本世纪末,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