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为什么我们能从一个人写的字看出Ta的性格?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14 21:19

主要观点总结

自初唐以来,以‘二王’为代表的经典书法成为主导,而碑学在清代崛起,成为书法创作的另一系统。碑学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理论上的突破也带来了书法品评的失去共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薛龙春,从帖学转向碑学,其经历反映了碑学对书法的影响。碑学以古朴、厚重、雄浑为审美,其笔法和工具与帖学不同,形成了独立的书法体系。碑学的出现拓宽了书法空间,但也破坏了书法批评的框架,导致书法失去了经典谱系的法度。薛龙春和其他书法研究者对碑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对碑学和帖学不同视角的理解,认为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共同丰富书法艺术的多样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碑学的崛起与影响

碑学在清代成为书法创作的另一系统,滋养了书法创作,但在理论上打破了经典谱系的框架,影响至今。

关键观点2: 薛龙春的学习经历

薛龙春从帖学转向碑学,其经历反映了碑学对书法的影响,以及碑学笔法和工具与帖学的差异。

关键观点3: 碑学的审美与笔法

碑学以古朴、厚重、雄浑为审美,形成了独立的书法体系,其笔法和工具与帖学不同。

关键观点4: 碑学与帖学的关系

碑学的出现拓宽了书法空间,但也破坏了书法批评的框架,导致书法失去了经典谱系的法度。

关键观点5: 薛龙春对碑学的思考

薛龙春和其他书法研究者对碑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对碑学和帖学不同视角的理解,认为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共同丰富书法艺术的多样性。


文章预览

‍ ‍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 ‍ 自初唐以来,以“二王”为代表的经典书法独尊千年。此后,“碑学”在清代崛起。“帖学”和“碑学”成为中国书法里两个不同的系统。“碑学”在实践上有巨大的成就,笔法、审美甚至毛笔和宣纸自成体系,滋养了清代以来的书法创作。但同时,“碑学”理论打破了经典谱系的框架,让书法的品评失去共识,影响至今。 主笔|杨璐 碑学:另外一套书法系统 即便对书法一无所知,很多人也听说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 《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一书的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薛龙春,从小临写的就是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他说:“我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他小时候是从学描红开始的。他便认为我应该也要会这些,我还没上学就开始练这个东西。”上世纪70年代,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