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〇 守护民间记忆 行行 重行行 清河行 1958~1966 之三 © 周绍昌/文 泥泞 春寒。 开发西荒地的动员大会之后,583分场调运来大批稻种、芦苇和稻草。这时,大伙房已搬到有电网的高墙里面在有两口轧机水井的小台地上,新盖起一排红砖房,屋脊上都开了天窗,房后砌了高高的烟囱。劳教队的宿舍刚刚奠基。 队长梁罗锅宣布,我们十一队要去养芽子,就是育稻秧了。一天早晨出工,每人要扛一包稻种,一个草袋装60斤稻谷,是精选过的“水源三百粒”。要扛到往北七里的南淮甸村头。那里是583分场与农村的边界线,有一片水塘,稻种要先在塘里浸泡催芽。那水塘距离村子只有半里,咫尺可及,但却是一条鸿沟,村民和我们都不得擅越的。 三月中下旬的凌晨仍然寒气逼人,水面结一层坚实的薄冰。我们从583分场门外东西向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