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公益从业者的真实看法,以及对慈善行业和公益圈的理解。作者更倾向于使用公益从业者这个称呼,强调从业者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作者表示并没有对慈善行业和公益圈带有偏见,并且对所有慈善项目持肯定态度。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学习松弛感和知行合一的经历,并承诺在2025年会更加坦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对“公益人”称呼的不习惯
作者更倾向于使用“公益从业者”这个称呼,认为其更客观和专业。
关键观点2: 作者对慈善行业和公益圈的理解
作者表示并没有对慈善行业和公益圈带有偏见,并肯定所有慈善项目。
关键观点3: 作者的真实态度
作者表示自己说话做事都很真实,这也是一些公益人和公益职业经理人对其产生误解甚至泼脏水的原因。
关键观点4: 作者的学习与承诺
作者提到了学习松弛感和知行合一的经历,并承诺在2025年会更加坦诚。
文章预览
'一直以来我都不习惯用“公益人”这个称呼,我都是用公益从业者。
原因可能是我见过很多做公益的,不干人事。
从业者就是一份工作,人,似乎代表着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从业者在我看来更客观,周正一点,不会有那些奇怪的附加值。
跟很多人误会的不同,我并没有带着偏见在看待所谓的慈善行业和公益圈。怎么证明呢?
只有我会说,所有的慈善项目都是好项目。
我对从业者也没有带着偏见,只不过一直都是祛魅,没有滤镜,看得太真实。
很多“公益人”和“公益职业经理人”之所为害怕我或者背地里泼我脏水,原因就是,我太真实。
不止做事做人真实,看人看事情也很真实。
2024年,我学习了松弛感和知行合一,这也就意味着我在2025年,会更坦诚。
祝大家身体健康。爱咋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