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刹车系统智能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和挑战,包括线控制动技术的引入、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应用、法规对安全性的要求、以及未来线控制动的终极方案——EMB系统的出现。文章还提到了行业内对EMB系统的期待以及面临的技术和法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刹车系统的智能化过程
刹车系统从机械结构转变为电子控制,机械结构被简化甚至取消,刹车调校成为车企面临的挑战。线控制动技术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刹车系统必须适应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的转变。
关键观点2: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的应用
EHB用电子控制器(ECU)替代真空助力器,用电信号代替真空实现增压。博世推出的线控制动产品iBooster和IPB产品,满足了法规对安全的双重冗余要求。
关键观点3: 线控制动的终极方案——EMB系统的出现
EMB系统通过电信号直接驱动车轮边上的电机进行刹车,中间无任何物理连接。相比现行方案,EMB更安全、更节能,响应速度更快。行业普遍认为,EMB将是线控制动的终极方案。
关键观点4: EMB系统的挑战与机遇
EMB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轮边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的衍生问题,如灰尘、雨水等杂质的渗入,以及高温影响。法规方面,现行法规并没有硬性要求刹车油存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完善的细则可能会出台。EMB系统的落地将提升AEB主动安全功能的上下限,增加智能驾驶的舒适性。
关键观点5: 量产前景与竞争态势
国内线控制动头部厂商伯特利等已研发出前湿后干线控制动系统,并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量产面世。特斯拉和国内车企都有意采用EMB系统,但由于技术和法规的挑战,量产时间尚待确定。第一个采用EMB系统的可能是特斯拉,也可能是国内车企。
文章预览
刹车变智能的过程,也是工程师不断“驯龙”的过程。 文 | 徐蔡钰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EV36kr) 封面来源 | IC photo 不久前,一家明星车企经历了多起赛道驾驶疑云:在驾驶员高速行驶过程中,刹车系统发生故障,出现冲出赛道的险况。 事件中,不同驾驶员对车辆刹车系统的评价出奇地相似:“能明显感知到,同样力量下,刹车行程变长了”、“正常机械刹车里,如果刹车片磨没了,刹车脚感会变软,这辆车明显没有变软”。 对此,车企内部紧急进行了技术复盘。36氪获悉,近期,刹车系统的阶段性分析结果已经出炉,报告显示,车辆所用刹车片的性能没有问题,部分核心指标甚至优于市面热销产品。但刹车片热衰后,所需制动力的确较同类产品更大。 相关工程师分析称,在热衰情况下,给这辆车施加传统机械刹车的最大力,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