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互联网经济的流量逻辑变化,从价高者得的规则到以价值为导向的转变。文章提到了流量固化、商家预算严格等问题,并指出开放属性和生态繁荣是互联网经济的底色。文章还通过淘宝、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的电商生态对比,说明了流量逻辑改变对商家和平台的影响。最后,文章指出流量逻辑改变对电商行业和中国制造业的积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量逻辑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流量逻辑正在从价高者得转变为以价值为导向。这种转变要求商家不再仅仅依赖金钱购买流量,而是专注于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性价比商品和服务。
关键观点2: 流量固化和商家预算严格的问题
流量固化导致优质流量被头部品牌控制,中小商家难以获得出路。同时,商家预算越来越严格,使得购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现状要求平台和商家寻求新的流量获取方式。
关键观点3: 互联网经济的开放属性和生态繁荣
互联网的开放属性是其经济底色的体现,开放带来生态繁荣和平台发展。流量规则的改变应当符合这一属性,避免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关键观点4: 电商平台的流量逻辑对比
淘宝、天猫、京东等采取店铺逻辑品牌逻辑,而拼多多采取商品逻辑。这种差异导致拼多多流量逻辑的改变对商家和平台的影响不同,为中小商家提供了新的竞争机会。
关键观点5: 流量逻辑改变对电商行业和中国制造业的积极意义
流量从价格到价值的转变能够带动更多工厂商家的崛起,为电商行业注入新活力,改善零供关系,并有助于解决电商行业的一些顽疾。这种改革有助于电商行业的持续增长。
文章预览
撰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郝云在《活着》里唱到,“都说钱是王八蛋,可长得真好看 ”。 是的,钱能买很多东西,包括流量。 如火如荼的双十一,有钱的商家又通过大撒币来买流量、带销量。 花钱买流量天经地义,不过,这种模式也快到头了。 一是,流量越来越贵,商家预算越来越严。能买得起、愿意大撒币的品牌越来越少。 二是,流量固化越来越严重。优质流量被花钱的头部品牌把持,长此以往,平台上中小商家没有出路,平台活力下降,受伤的还是平台自己。 这么多年来,出售流量、流量变现都是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逻辑。岂能说变就变?又如何到了不得不变? 价高者得 初期,互联网经常被叫做眼球经济,顾名思义,靠出售人们的注意力来赚钱。 新闻资讯、搜索、邮箱、杀毒、社交、电商等,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产品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