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当前营销中明星效应的问题。文章指出,虽然明星营销仍然是一种主流方法,但随着媒体去中心化、信息孤岛加剧、消费者意识形态觉醒,传统的明星营销方式正在失效。消费者对于明星的信任背书影响效果逐渐下降,单纯的明星代言难以引发消费者共鸣。因此,品牌需要寻找新的营销方式,注重内容制作,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明星营销进入疲软期
虽然营销形式更丰富,但实际上缺乏新意,品牌方高估了明星的营销价值。
关键观点2: 消费者社会关注度变化
消费者注意力被众多内容圈层分散,娱乐圈不再是泛大众的消费品。
关键观点3: 消费者对明星祛魅
明星及娱乐节目在获取用户信任和好感的 影响程度逐年下降,说服消费者更多依赖于内容和形式。
关键观点4: 品牌陷入明星喧宾夺主的问题
品牌误认为有明星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容易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需要重视内容制作。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与解决办法
明星代言依然是主流方法之一,但品牌需要适应新的营销环境,寻找更有效的营销方式。
文章预览
前段时间跟一个甲方朋友吃饭, 他坦言:营销好像进入了疲软期,看起来好像可以做的东西变多、形式更丰富了,但实际上没什么新花样。 蹭明星、搞直播、做种草 成为众多品牌的三板斧,尤其是当红明星,会被品牌一窝蜂追赶,如被《喜剧之王》捧火的付航 被10+品牌签约 ,听说夺冠后三个月短代费从30万飙升至 200万 。 品牌以高出几倍的价格为高热度流量 明星 买单,发几张宣传海报、拍两条传统TVC,却发现消费者好像并不买单。 或许,80%的品牌高估了明星的营销价值。 01. 明星的社会关注度在变低 2013年,马云提到: 消费不再是社会的关注,娱乐成为了新的关注。 所以马云投资娱乐产业,做猫晚大促,把当红明星都邀请来,明星的热度约等于电商节的流量。那几年电商平台都在卷晚会, 不仅天猫和京东;连苏宁都有定制晚会。 娱乐的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