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CCTV-1央视综合频道在1月31日和2月1日播出的《2025年非遗晚会》。这次晚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旨在庆祝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以及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年。晚会将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录制,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展示300余项精彩的非遗项目。其中,广西的多个非遗项目入选。此外,晚会还延续《非遗里的中国》的‘非遗街区’观念,展示各地的非遗市集,包括非遗技艺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区域和美食摊位,让观众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2025年非遗晚会》的时间和频道
晚会将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31日和2月1日播出。
关键观点2: 晚会的背景和目的
晚会是为了庆祝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
关键观点3: 晚会的录制地点和参与者
晚会将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录制,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参与。
关键观点4: 广西的非遗项目入选情况
广西的刘三姐歌谣、壮族天琴艺术等非遗项目入选晚会。
关键观点5: 晚会的非遗市集特色
晚会延续《非遗里的中国》的‘非遗街区’观念,展示各地非遗市集,包括非遗技艺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区域和美食摊位,让观众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文章预览
1月31日、2月1日(大年初三、初四),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2025年非遗晚会》(上、下两集)陪您一起非遗过大年。(央视频、央视网同步直播) 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录制,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跟观众朋友们一起“非遗过大年”,通过300余项精彩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展现非遗的传承活力与无限魅力。其中,广西的刘三姐歌谣、壮族天琴艺术、侗族大歌、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入选。 晚会还延续《非遗里的中国》“非遗街区”观念,依据城市特色与非遗要素搭建各地非遗市集,把各地的非遗年货大全搬到荧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