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解析财经要闻,记录时代变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今天看啥  ›  专栏  ›  蓝鲸新闻

患者带DeepSeek看病愁坏医生?业内:增加沟通成本,AI不为建议担责

蓝鲸新闻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24 19:03
    

主要观点总结

互联网上出现大量使用DeepSeek求医问药的帖子,引起关注。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AI回答公信力较高,但存在局限性,增加医患沟通成本。DeepSeek开具的中医药方水平初学者水平,在某些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的诊疗场景中,AI可以替代医生做一些工作,但在复杂病例和个体差异方面,AI无法取代人类医生。国家有相关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对人工智能使用进行限制,AI在医疗中的应用还需与医疗机构、医患三方需求相匹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互联网出现大量使用DeepSeek求医问药的现象。

近期互联网上出现大量使用DeepSeek进行求医问药的帖子,涉及医疗行业的专家观点和审慎态度讨论。

关键观点2: AI回答公信力和局限性。

AI回答的公信力较高,但存在局限性,增加医患沟通成本,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工作。

关键观点3: DeepSeek开具中医药方的水平。

DeepSeek开具的中医药方达到初学者水平,包括药味数量、加减调整、煎服方法等都符合临床,但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关键观点4: AI问诊的优势和劣势。

在一些简单、基础、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诊疗场景中,AI可以替代医生做一些重复性工作,提供诊疗思路和规避盲区。但在面对复杂病例和个体差异时,AI无法取代人类医生。

关键观点5: 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受到监管和限制。

国家有相关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对人工智能使用进行限制,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AI在医疗中的应用需与医疗机构、医患三方需求相匹配。


文章预览

蓝鲸新闻2月24日讯(记者 汤诗韵) DeepSeek热潮下,有人拿它算命,有人用它看病。近日互联网上出现大量用DeepSeek求医问药的帖子,有观点称DeepSeek有三甲医院专家水平,也有不少人对AI看病开方表现出审慎态度。 有人带DeepSeek来门诊了,但AI依旧不能替代医生 DeepSeek热潮席卷到了医院。上海某三甲医院ICU医生、播客《去病三分糖》主播糖医生透露,近期有不少患者会拿着DeepSeek的回答来问诊,也有人会用AI去解读报告了。 “ 其实这有点像以前患者用百度看病、根据小红书挑选医生,到现在就是向DeepSeek问诊 。 ”糖医生坦言,“AI回答目前的公信力是比较高的,但它也有局限性。每当这种时候,就会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成本。不过医疗本来就是一个信息差极大的行业,患者使用AI工具自查也是很正常的。” AI求医问药的水平究竟如何呢? 以DeepSeek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