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是发病率最高、病因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仍缺乏能有效改变AD发展进程的治疗手段。传统AD相关啮齿类动物模型 (如转基因及人源化小鼠模型) 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AD发病机制的理解,但由于小鼠与人类在遗传背景、大脑结构、认知行为和免疫系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啮齿类动物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复杂性。而非人灵长类动物 (如猕猴属食蟹猴) 在进化、脑结构和功能方面与人类更为相似, 开发AD相关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有望为揭示灵长类特异的AD疾病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机遇。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 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 陈宇/路中华/叶涛 团队在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