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大理大学印发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明确未经学校批准累计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副教授会降低聘任等级。这反映了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实行的职称降级制度,包括因科研任务业绩考核情况影响职称的“进退”。文章还提到了一些高校推出的岗位聘任制改革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旨在打破终身制‘铁饭碗’,让职称评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本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理大学印发新规定:教授、副教授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将降级。
规定明确了本科教学以及科研任务业绩考核与职称等级的关系,对未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有明确的处罚措施。
关键观点2: 高校职称降级已成趋势。
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实行职称降级制度多年,这一做法是为了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促使教师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关键观点3: 高校推出岗位聘任制改革。
一些高校通过推出岗位聘期制管理、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方式,打破终身制,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关键观点4: 职称评审改革是大势所趋。
官方政策的出台表明高校编制改革正朝着打破终身制“铁饭碗”的方向推进,期待让职称评价真正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本质。
文章预览
好不容易闯过“非升即走”升到教授,职称还有可能降级?为啥要降级?什么情况下会降级? 近日,大理大学官网印发《大理大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试行)》,明确未经学校批准,教授、副教授累计两年 不为本科生授课 的,一个聘期内 降低聘任等级 。 除了本科教学,项目、课题、论文等科研任务的业绩考核情况,都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教师职称的“进退”, “职称退步” 在大学校园俨然已不再罕见。 “一评定终身”,没了 事实上,“职称降级”的做法并非个例,国内不少高校已实行数年。早在1999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开始试水。为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北大推出以“淡化身份、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为核心的 “九级岗位聘任制” ,将所有岗位分为A、B、C三类共九级, 仅2002年一年就有20多名教授在受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