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在小分子药物和农用化学品中,普遍存在着氮杂环,C–N键形成是现代化学合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未活化烯烃的烯烃加氢胺化是构建这些C–N键的原子经济策略。然而,当制备完全取代的碳立体中心时,这些合成反应,难以呈现不对称。 近日,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Felix C. Raps,Todd K. Hyster等,在Nature上发文,利用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光酶链烯烃氢胺化制备了2,2-二取代吡咯烷。 五轮蛋白质工程提供了突变体,以实现了优异的产物产率和立体选择性。不同于胺或烯烃氧化形成C–N键的相关光化学氢胺化,利用了还原产生的苄基自由基和氮孤对电子的全空间相互作用。这种反键相互作用降低了自由基的氧化电位,使电子转移到黄素辅因子。 实验表明,酶的微环境,对于实现新C–N键形成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小分子催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