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OpenAI发布的o1模型,该模型在推理能力上有所创新,通过生成思维链来提升推理能力。作者认为o1的探索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新路径。文章还提到了推理规模扩展定律,并详细描述了o1在编程和数学领域的强大能力。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模型自主生成思维链的训练难度及可能性,以及对于未来算力的需求。最后,作者通过微小说《来》的解读测试,展示了o1的解读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o1模型的特点和创新
o1模型在推理能力上有所突破,通过生成思维链来提升性能。这一创新使得它在数学和编程领域表现突出。
关键观点2: 推理规模扩展定律
推理规模扩展定律是另一条发展路径,即模型训练完成后,在推理上消耗大量算力,换取推理能力的大幅提升。o1模型的实际应用展示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关键观点3: o1模型在编程和数学领域的能力
o1模型在编程和数学领域的强大能力已经得到了展示,尤其是在编程方面,通过算力和时间换取高质量的代码可以创造巨大价值。
关键观点4: 对未来算力的需求
随着模型如o1的推出,未来对算力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关键观点5: o1的解读能力
通过微小说《来》的解读测试,展示了o1的解读能力。作者认为o1在推理部分具有独特的对齐方式,能够理解和描述小说中的隐含意义。
文章预览
大聪明: 本篇由宝玉老师创作,提供另一视角的 o1 解读 顺道,几个月前我写了篇这个,很切当前草莓的景:《 对于 AI & AGI,我有 3 个问题 》 最近,OpenAI 突然发布了 o1 模型,也就是传闻中的“🍓”模型,可能也是早先提到的 Q* 模型。虽然这并非最强的原始版本,只是一个预览版,但它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语言模型的推理模式:1 在生成结果前会先生成一条思考链,经过“思考”后再给出回复,这使得它在编程和数学方面的表现明显提升。 o1 的发布这些天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些人非常激动,认为 o1 开辟了一条通向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新路径;也有人感到失望,觉得 o1 的实际表现还不如 Claude 3.5 或 GPT-4o,等待了这么久却只得到一个性能平平的模型。 我倾向于前者,对 o1 这个方向持乐观态度。并非因为 o1 的数学能力特别强,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