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年轻人与父母在“吃苦”观念上的不同,分析了父母“没苦硬吃”背后的心理逻辑,以及年轻人对此困惑的原因。文章指出,两代人的“吃苦”是两种时态,苦难不等于成功,学会享受生活也很重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母“没苦硬吃”的行为逻辑
老一辈在极致短缺造成的创伤应激反应下,形成了“没苦硬吃”的观念。他们总有一股劲儿,贯彻自己的经验主义,认为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观点2: 年轻人的困惑和应对策略
年轻人对“苦”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物质匮乏转向精神压力、职业竞争等方面。他们选择“省着点富不了,花这点穷不了”的生活方式,奉行该省省该花花的原则。
关键观点3: 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年轻人与父母的冲突。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苦难忍耐力教育,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享受生活。
文章预览
本文授权转载自【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ID:one_hanhan),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中午好,家人们。 最近我的压力是真的大。 加班的我、调休的假、还有不听话的爹和妈。 中秋还没回家,我先和家人吵了一架。 几千块钱买的洗衣机放着吃灰,非说手洗更干净。 最后手疼了半个月,还不肯去医院看病。 更气人的是,洗的都是好几年前的旧衣服,新衣服都放过时了吊牌都还没拆。 我真的不能理解,没苦硬吃的爸妈,怎么就劝不动呢! 上一代在吃苦这项能力上,可以说是360度没有死角。 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全部拿捏。 不少人分享父母没苦硬吃的案例,每次看完我都觉得那是我妈的异地登陆。 以往放假回家,三天假期,只有第一天的第一顿我能吃到新饭,剩下三天全是在吃剩饭。 炖一大锅排骨,第一天加点土豆,第二天加点粉条儿,第三天肉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