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标志着其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冷能、以乙烯生产装置富余热量为热能,通过甲醇在高低温换热器中进行能量交换,有效降低了能耗。此外,中国海油也在冷能利用方面取得进展,包括冷能发电装置和冷能养殖示范项目等。这些进展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石化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该项目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冷能,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300万立方米、节电300万千瓦时。
关键观点2: 冷能并不“高冷”,在双碳目标下正在与众多行业碰撞出火花。
今年以来,石油企业和发电行业在冷能利用方面的探索不断,验证了LNG冷能利用的巨大潜力。
关键观点3: 中国海油在冷能利用方面取得多项进展。
包括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的成功运行、冷能发电装置设计规范的制定、以及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的成功应用等。
关键观点4: 冷能利用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冷能发电装置被视为LNG接收站的“点金石”,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冷能养殖示范项目也标志着国内液化天然气行业在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冷能,能量几何? 本刊记者 曲艺 11月13日,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中国首次实现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能量耦合,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300万立方米、节电300万千瓦时,对进一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今年以来,石油企业关于冷能利用的探索不断。这充分证明,冷能其实并不“高冷”。相反,在“双碳”目标下,它正在与众多行业碰撞出“火花”。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冷热能互换站。 中国石化供图 工业生产 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上述项目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冷能、以乙烯生产装置富余热量为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