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师大心理健康季外场活动及心理社团的相关内容。包括心理委员的培训与职责、心理协会的活动与培训、朋辈支持、自律互助、增强韧性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的工作重点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关注心理状态、更开放宽容的讨论环境,并让学生了解获取心理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理委员与心理协会的作用
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关键观点2: 心理委员的培训与职责
心理委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心理专业培训,通过观察同学的变化、倾听倾诉,解答心理困惑,并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上报。他们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关键观点3: 朋辈支持的重要性
朋辈支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热线电话、心理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创造积极的校园心理文化环境。
关键观点4: 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活动
高校心理协会举办多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情景剧大赛、运动打卡、夜跑等,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消除心理问题耻感,鼓励学生及时求助。
关键观点5: 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虽然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但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在处理严重心理问题时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预览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袁一雪 2023年,北师大“5·25”心理健康季外场活动“大学里要做的事”。 北师大学生参与即兴戏剧体验活动。 受访者供图 “雪绒花使者”“心理剧”“馒头”……这些略显陌生的名词是什么意思? “雪绒花”取自雪融化的谐音,寓意为融化彼此间的坚冰与隔膜,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心理剧”没有剧本,但参与者都要在剧中扮演角色。 “馒头”取自精神的英文单词“mental”的谐音。 这些富有灵气和创意的概念背后是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心理社团。在社团里,他们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管理自身情绪并帮助他人。与此同时,各高校也依托心理社团培养心理委员,让他们成为班级心理工作的排头兵。 在5月25日“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让雪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