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演讲内容关于事件驱动型架构的实践与实现,包括微服务架构选择、耦合和系统稳定性问题、事件类型与特征、数据存储结构、数据获取方式、服务可用性、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为什么选择事件驱动型架构
金融交易场景需求,解决同步调用RPC架构无法满足的需求,如低延迟、高稳定性和数据解耦等。
关键观点2: 事件驱动型架构的优势
改变了服务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高内聚、低耦合,使得服务开发更简单、更可靠。
关键观点3: 数据存储与获取方式
探讨append-only模式和物化表的upsert模式等数据存储结构,以及如何通过统一的方式获取数据,实现query和sub操作的一致性。
关键观点4: 服务可用性
介绍内存状态的异常恢复和有状态服务的高可用策略,包括同步消费模式、内存状态同步模式等。
关键观点5: 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讨论事务管理、异步通讯的管理难题、总线的集中式风险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预览
作者 | 毕成功
策划 | FCon 全球金融科技大会
审校 | 罗燕珊 在金融交易系统的设计中,微服务架构为应对复杂的业务需求提供坚实支持。华泰证券在构建“大象交易平台”时,深入探索了事件驱动型架构的实践,尤其是在固定收益交易场景中,实现了多资产实时定价、风险控制和对冲等复杂业务的高效处理。 在 2024 FCon 全球金融科技大会 上,华泰证券 FICC 平台架构团队负责人毕成功围绕《事件驱动型微服务架构的实践》进行分享,聚焦事件驱动型架构的设计与实施,结合平台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金融交易系统中实现服务解耦、提升系统灵活性,并有效应对异步通讯带来的技术挑战。 以下是演讲实录(经 InfoQ 进行不改变原意的编辑整理): 今天我将分享华泰证券在微服务架构实践的一些心得,特别是在事件驱动型微服务架构方面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