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自2019年以来,中国工信部启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的进展和现状。文章指出,“小巨人”企业数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也被视为区域创新力的体现。深圳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表现突出,居全国前列。文章详细阐述了深圳在培育“小巨人”企业方面的优势,包括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深圳各区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文章介绍了深圳外贸规模和创新政策的一些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巨人”企业数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和区域创新力的体现。
自2019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来,该指标备受关注。深圳表现突出,有多家企业在列。
关键观点2: 深圳在培育“小巨人”企业方面的优势。
包括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深圳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与“小巨人”企业的特点高度契合。
关键观点3: 深圳各区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南山区和宝安区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领先其他区,这与其经济结构与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分布的适配度有关。
文章预览
作者:张晓慧 编辑:孙超逸 图源:图虫 自2019年工信部正式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来,“小巨人”企业数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具象指标”,也被视为区域“创新力”的体现。 本月初,工信部完成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共有3012家企业上榜,因审核流程更为严格,本批“小巨人”企业数量较此前几批有所下降。 (图源: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覃耀萱) 从区域分布来看,第六批“小巨人”企业中,长三角城市占比最高。据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覃耀萱统计,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1364家位于长三角地区,占比达到45%,珠三角地区有543家,占比18%;省份上,江苏、广东(含深圳)、浙江占据前三,分别为711家、561家和400家。 市一级,深圳是本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