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发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旨在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该方案包括高风险人群界定、筛查方法、筛查频率和早诊早治原则等内容。早期结直肠癌预后良好,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方案》将高风险人群分为散发性结直肠癌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并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界定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是推荐的筛查方法。不同人群筛查起始年龄和频率应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选择需考虑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和治疗意愿等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的发布背景和意义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该方案。
关键观点2: 早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早期结直肠癌预后良好,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3: 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界定
方案将高风险人群分为散发性结直肠癌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并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界定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和体重指数等多个因素。
关键观点4: 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被推荐为一线筛查方法,能够实时显示肠道内部图像,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关键观点5: 结直肠癌筛查的个体化调整
不同人群的筛查起始年龄和频率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关键观点6: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文章预览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消瘦……作为一种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严重威胁中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针对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近期,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 (以下简称《方案》),内容包括 高风险人群界定、筛查方法、筛查频率、早诊早治原则 等,进一步规范了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早诊早治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 《方案》显示, 2022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51.71万例 ,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病例的10.7%。结直肠癌死亡病例24.0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9.3%。 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分别为36.63/10万和17.00/10万, 总体呈上升趋势。 《方案》指出, 结直肠癌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这对于预后 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