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特别是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发现RA患者的炎症因子在夜间积累升高,清晨达到峰值,而RA患者的肠道菌群也具有节律性。研究指出进食节律通过调控狄氏副拟杆菌P. distasonis的代谢物黄豆黄素glycitein,参与RA免疫节律形成。该研究发现为RA诊疗提供新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致残率高,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文章中提到,RA的发病具有显著的节律特征,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在夜间休息时段积累与升高,清晨达到峰值。
关键观点2: 肠道菌群是RA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不同阶段的肠道生态特征有所不同。
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存在显著的节律特征,并且菌群的节律性对宿主遗传、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3: 研究揭示了进食节律通过调控狄氏副拟杆菌P. distasonis的代谢物参与RA免疫节律形成。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关节炎小鼠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关节炎症细胞检测,研究者发现进食节律通过促进P. distasonis利用β-糖苷酶水解食物中的异黄酮生成活性代谢物黄豆黄素glycitein,从而参与RA免疫节律形成。
关键观点4: 该研究为RA诊疗提供新的策略。
通过对RA患者进行多时间点连续采样,发现粪便P. distasonis及血清glycitein具有显著节律特征,为RA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预览
类风湿关节炎 ( RA ) 是一种以关节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超过600万,其中致残率达20%,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RA发病具有显著节律特征,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症因子在夜间休息时段积累与升高,清晨达到峰值,临床R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也在清晨最为显著 【1】 ,然而其调控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肠道菌群是RA发病重要机制,RA在不同疾病阶段具有不同肠道生态特征,并且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分泌代谢物、外膜囊泡等多种手段调控RA免疫稳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存在显著的节律特征,菌群的节律性对于宿主遗传、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意义 【2,3】 。另一方面,不良生活习惯 (包括不规律进食习惯以及作息模式等) 可通过扰乱菌群节律性促进疾病发生发展 【4,5】 。然而RA肠道菌群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