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今年年初,我在某国有大行购买的一只基金想要‘补仓’,恰好风险评级到期,测了两次都是R3(平衡型)。”北京市民莫女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第二天收到银行短信提醒我风险能力较低,建议调整持仓,原来持有的基金也只能卖不能买了。” 让莫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年初做风险评级测试时,她选择了和去年测评一致的选项,但去年测出来的风险等级是R5,今年却“降级”为R3。 实际上,莫女士这一经历的背后,是银行近期对于超风险投资管控的进一步加强。 超风险投资管控进一步趋严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有部分银行已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 具体表现为,风险评级为R3(中风险)的客户想要购买风险等级为R5(高风险)的产品,此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