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余贻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长期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方面取得国际先进成果。他强调了分布式发电和智能电网的重要性,指出分层分群体系结构对于电网的可靠性和功能至关重要。他还谈到了智能电网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以及配电系统运营商模式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到了电网现代化过程中激励新型电力需求和分布式资源增长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余贻鑫是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的专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有深入研究。
他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并首次应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
关键观点2: 余贻鑫强调了分布式发电和智能电网的重要性。
他指出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和挑战,以及智能电网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潜力。
关键观点3: 分层分群体系结构对于电网的可靠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余贻鑫阐述了分层分群体系结构电网的严谨性,以及其在适应多变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生产型消费者赋权和提供激励、助力技术创新和增强电网韧性方面的作用。
关键观点4: 电网现代化需要激励措施促进新型电力需求和分布式资源增长。
余贻鑫指出,除非采用激励措施,否则可能会增加运行挑战和基础设施需求。他提倡重新定义配电服务,开放电表市场并将其标准化。
关键观点5: 智能电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激励产业变革。
余贻鑫认为,智能电网像互联网一样智能,将工业界最好的技术和理念应用于电网,以加速智能电网的实现。
文章预览
余贻鑫 ,中国工程院院 士、天津大学教授。电力系统 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长期 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 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 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 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 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 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 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 发明二等奖各1项、高校十大科 技成果奖1项、省部一等奖5 项。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余篇,出版《电力系统安全 域》和《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与 关键技术》等7部著作。 “就地开发与消纳(分布式)是可 再生能源应用最经济的形式,基于分 布式电源激增背景,鼓励用户参与需 求响应和基于协议的负荷控制,是实 现电力供需平衡的有效方法。”在日 前召开的“2024 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创 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 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