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研究,发现脑肠轴直接调控小肠油脂吸收的新机制,并鉴定出潜在的小分子减肥药物靶点。研究涉及迷走神经复合体在体重调控中的作用,以及葛根素与GABAAR受体的结合机制。专家评论认为该研究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为未来减肥药物研发和脑肠轴生理学研究开辟全新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发现了脑肠轴直接调控小肠油脂吸收的新机制。
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复合体(DMV核团)的神经元活性,发现高脂肥胖小鼠的血脂与体重明显下降,原因在于肠道油脂吸收能力下降、粪便油脂排泄增加。这一发现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油脂吸收的调控作用。
关键观点2: 鉴定出关键靶点及潜在的小分子减肥药物。
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筛选到中药单体葛根素,可抑制迷走神经复合体(DMV)神经元电活动,减少小肠油脂吸收,实现排油减肥。同时,研究鉴定了葛根素与GABAAR受体的结合位点,揭示了其机制。
关键观点3: 研究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
专家评论认为该研究为未来减肥药物研发、“脑肠轴”生理学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该研究还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肥胖发病机制、个体化诊断与治疗的新思考。
文章预览
点评 | 鲁白 (清华大学) 、翁建平 (安徽医科大学) 过去四十年,油脂类高热量食物摄入大幅增加,与之相应,肥胖患病率逐年攀升。预计到2030年,国内每十个人中有6~7人面临超重或肥胖困扰。 减少油脂吸收,可以减少肥胖发生。小肠是油脂吸收的主要部位。生理学教科书普遍认为,肠道油脂的吸收主要受肠道吸收表面积、膜两侧浓度差等因素的影响,是器官自主的过程,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肠道油脂吸收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2024年9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卫庆、王计秋 团队在 Nature 杂志发表了文章 A brain-to-gut signal controls intestinal fat absorption ,研究发现: 肠道油脂吸收受到大脑的直接调控;当这条“脑肠轴”通道受到抑制时,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变短,导致吸收表面积缩小,随之油脂吸收减少、未被吸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