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在湖南长沙下线,将应用于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该盾构机具有多项创新技术,以应对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等挑战。其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并实现了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领域的新跨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盾构机下线与命名。
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并命名为“江海号”,该盾构机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与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
关键观点2: 工程应用背景。
“江海号”将应用于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这是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等规划的重点推动项目。
关键观点3: 技术挑战与创新应对。
盾构机面临超长距离独头掘进、复杂地质、超高水压等技术挑战。研制团队通过创新攻关,采取针对性设计,配置了一系列先进设备和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观点4: 盾构机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该盾构机具有多项创新技术,如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伸缩功能的主驱动配置等。这些技术提高了盾构机的性能,满足了工程施工需求。
关键观点5: 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的意义。
"江海号"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实现新跨越,为我国在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预览
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 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10月31日,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将应用于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江海号”将应用于海太长江隧道施工 这台盾构机取名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长约145米,总重量约5000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江海号”是以海太长江隧道工程跨越长江、毗邻大海两个意向融合命名,其刀盘涂装有向前进击的蔚蓝色巨浪,寓意着盾构机将聚力潜行、通达江海。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