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一封高考失利的学生写给连岳的信,信中描述了自己因为高考失利而陷入迷茫和崩溃的情绪中。作者从小在和别人比较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只有通过比较并获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思维。连岳在回信中分析了竞争是人的天性,但需要通过教养来控制竞争本能,接受失败并体面地面对它是成长的一部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学生因高考失利而情绪崩溃,渴望得到帮助和建议。
学生自我反思成长经历,发现自身习惯通过比较来确认自我价值。
关键观点2: 连岳分析竞争是人的天性,需要通过教养来控制竞争本能。
连岳强调接受失败并体面地面对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
关键观点3: 信件中的其他内容,如推荐书籍和连岳的联系方式等。
信件中还提到了推荐书籍和连岳的邮箱地址,提醒读者在购买和阅读相关书籍时谨慎处理个人信息。
文章预览
任伯年 连叔: 展信佳! 请原谅我的夜间来信,内容有些混乱。高考成绩出来了,我非常崩溃。本以为高中是我目前为止状态最好的阶段,我也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自律的程度,但是我的成绩却是三年以来最差的一次(全省一万多名,之前一直在3000左右),最得意的科目—语文也大滑铁卢。我现在很迷茫,仿佛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虽然读了您很多文章,但理论上能明白,心理上却很难真正接受。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也想倾诉一下。我从小就是在和别人比较中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感觉我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小时候比较腼腆,外婆经常夸我:“你看我们家孩子多听话,不像谁谁谁……”父母在夸我的时候也经常有意无意和人比较。我常常是亲戚中别人家的孩子,这让我骄傲又恐惧,对这种比较又爱又恨。我看的出来亲戚夸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