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陈昌文哲学智慧

施一公的呐喊:中国当前潜伏的最大危机

陈昌文哲学智慧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社会  · 2024-10-05 1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施一公关于大学教育、科技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演讲摘要。他强调了大学的核心作用,研究型大学不应以就业为导向,并批评了过于重视就业导向的教育方式。他提到了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在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方面排名较后,呼吁清醒认识国家科技实力和现状,形成发展共识。他还谈到了个人经历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强调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并呼吁每个人都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为不像自己那样幸运的人和乡亲们尽一点义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学的核心作用及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性。

施一公强调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不应以就业为导向。他批评了过于重视就业导向的教育方式,认为这样会导致学生都往挣钱多的领域转,忽视了真正的创新和领导能力的培养。

关键观点2: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挑战。

施一公指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在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方面排名较后。他呼吁清醒认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现状,形成发展共识,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真正的科技创新。

关键观点3: 个人经历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施一公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包括父亲因医院救治不力离世对他的冲击,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件事中意识到改变社会、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为不像自己那样幸运的人和乡亲们尽一点义务。

关键观点4: 对社会责任的呼吁与实践。

施一公呼吁无论是科学家、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举了支教的例子,认为除了对科学本身的热爱和兴趣外,承担社会责任和回报社会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文章预览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 ——施一公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如今我们的 GDP 已经全球第二,但是看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排在 20名开外。 有的人或许会怀疑,认为我说的不对,会说我们都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了,怎么可能创新不够,我们都高铁遍布祖国大地了,怎么可能科技实力排在 20名开外。 我想说的是,你看到的指标和现象,这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不是科技实力决定的。我们占的是什么优势,我们占的是经济体量的优势。 在海外的时候,只要有人说我的祖国的坏话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