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俄罗斯商品馆”展开排查整治,共发现47家此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了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对个别店铺存在的问题已立案调查。此外,国内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商品来源引发争议,有博主指出部分商品为中国制造并价格虚高,且存在翻译不准确的情况。专家建议消费者选购时应仔细查看产品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市场监管局开展排查整治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对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检查,对个别店铺存在的问题已立案调查。
关键观点2: 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增长
国内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截至12月18日,累计注册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商品来源引发争议,存在部分商品为中国制造并价格虚高的情况。
关键观点3: 商品存在问题
存在翻译不准确的情况,如俄罗斯榴莲糖、咖啡及热带水果制品等商品名称的翻译让俄罗斯人看不懂。消费者选购时应仔细查看产品信息,判断是否为真正想要的商品。
文章预览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8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热议,于2024年12月23日起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 图片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上海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 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 图片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对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已立案调查。 “俄罗斯商品馆”遍地开花 俄罗斯商品馆有多火爆?据第一财经,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