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手性识别对于理解生物过程、辅助药物设计、研发不对称催化体系和制备手性分离材料至关重要。已经有多种手性识别工具见诸报道,包括手性有机小分子、螺旋超分子组装体、手性多孔材料和手性聚合物等。手性大环化合物具有预组织空腔和多重络合位点,因而在手性识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比如手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衍生葫芦脲和其他手性大环主体等。冠醚和环糊精等手性识别主体甚至已经用于商业化手性分离。然而,现有手性识别体系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尚待解决。首先,对映选择性( K R(S) / K S(R) 或 K L(D) / K D(L) )是衡量大环手性识别能力的关键参数,但是大多数手性大环主体对客体的对映选择性小于5。直到最近几年,才有对映选择性大于10的大环被合成出来。其次,手性大环化合物的制备通常受限于冗长的合成步骤、较低的合成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