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从黑格尔到尼采的悲剧美学,总结了悲剧精神的特点和转变。文章指出悲剧展现了人类从理性到非理性、从总体到个体、从追求真理和正义到艺术、审美和生命的转变。文章还介绍了不同哲学家对悲剧的理解和解决途径,包括黑格尔的理性和解、马克思的历史理性、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生命意志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悲剧展现人类从理性到非理性、从总体到个体的转变
文章介绍了悲剧精神的演变,指出悲剧体现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变化,从理性的追求转变为非理性的个体生命的追求。
关键观点2: 不同哲学家对悲剧的理解
文章介绍了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和尼采等哲学家对悲剧的理解,包括他们的悲剧观、悲剧解决途径等。
关键观点3: 悲剧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文章讨论了理性与非理性在悲剧中的作用,指出叔本华和尼采更关注人的非理性生命意志,而黑格尔和马克思则看到了悲剧中孕育的希望和乐观。
关键观点4: 悲剧的解决途径:艺术和审美
叔本华和尼采提倡通过艺术和审美来拯救悲剧,认为悲剧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艺术将现实世界的苦难转化为审美体验中的愉悦感。
文章预览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作者杨晓华 原载《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4期 悲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无疑阐释着苦难,但却展现着一种精神和一种超越悲苦的力量。从黑格尔到尼采的19世纪德国悲剧美学,虽然表现出的悲剧精神各不相同,却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德国悲剧精神所具有的特点:从理性的悲剧向非理性悲剧的过渡;从总体的、历史的悲剧向个体的、生命的悲剧过渡;从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转向艺术的、审美的甚至是生命的召唤过渡。更为突出的是,理性自身所具有的乐观在悲剧中表现升华为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此乐观与悲剧并不矛盾,却成为悲剧超越精神之所在。 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创的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由康德开创,经由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等人发展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