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南方周末

当社会鼓励生育,她们写下成为母亲的爱与痛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1-13 18:4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近年来流行的生育话题,包括女性生育压力、生育政策放开的影响、全职妈妈群体的现状以及母亲的劳动价值等。文章提到了荞麦的非虚构作品《无尽与有限》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莱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的研究。同时,也讨论了社会对女性生育的看法和生育政策的变化,并提到了全职妈妈的现状与挑战。最后提到北欧国家的育儿政策,强调了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女性面临的生育压力与选择

近年来,女性在生育方面面临着多重压力,包括社会、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女性也面临着更多的生育选择。但无论选择生育与否,女性都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观点2: 全职妈妈群体的现状与挑战

全职妈妈在中国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她们依然面临着缺乏社会支持、职业发展停滞等问题。蒋莱和沈洋的研究发现,全职妈妈群体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生育后缺乏社会支持。

关键观点3: 母亲的劳动价值被忽视

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劳动价值经常被忽视。荞麦在书中坦言,“妈妈的劳动”无可替代。促进性别平等,家务必须重新分配,需要看到女性在家庭内外不得不从事的隐形劳动。

关键观点4: 借鉴北欧国家的育儿政策

北欧国家的育儿政策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沈洋认为,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应该支持育儿集体责任,让男性和女性都实现家庭生活、个人休闲和工作的平衡。


文章预览

▲  近年来流行的儿童牵引绳,外出时一头拴着孩子,一头拴着家长,俗称“防丢绳”。(IC photo / 图) 全文共 7591 字,阅读大约需要 16 分钟 “女性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她可能既想要自我,也想要一个孩子。” “女性在生育中面临的困难在一代代女性中都停留在个人叙事,但生育这个‘黑箱’是可以纳入公共讨论的。实际上,青年女性无论在什么阶段要做生育决定,都需要这样的讨论。”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 林子人 责任编辑|刘悠翔 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孩子不在作家荞麦的人生计划中。但迈过35岁“最佳生育年龄”的大关后,她越来越难以抵挡来自母亲的催生压力,对自己写作事业的失望也让她萌发“要不生个孩子”的想法。在纠结与恐慌中,丈夫的一番话让她安心——我会努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