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全国首例高海拔可移动式超大跨度气肋膜仓在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中投入使用。该气肋膜仓由拱形白色气膜组成,解决了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难题,可实现全年施工。气肋膜仓的应用技术极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并成功应用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仓储、环保、工业等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海拔可移动式超大跨度气肋膜仓的投入使用
这个气肋膜仓由拱形白色气膜组成,具有移动性和超大跨度特点,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施工,解决了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难题。
关键观点2: 气肋膜仓的应用技术极大缩短了建设工期
项目团队通过研发可移动式超大跨度气肋膜仓应用技术,成功缩短了建设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关键观点3: 气肋膜仓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气肋膜仓在仓储、环保、工业等领域均有应用,而帕孜水利工程是全国首次在水利领域应用。
关键观点4: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性
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灌区春旱和冬旱缺水问题,为昂仁县城提供可靠的饮用水源,并解决日喀则市5个县区冬季缺电问题。
文章预览
近日,全国首例高海拔可移动式 超大跨度气肋膜仓 在中国电建承建的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中 投入使用 这个酷似“气墩墩”的气肋膜仓 将为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填筑 带来新突破 极大缩短大坝建设工期 ◆ ◆ ◆ ◆ ◆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当地年黄金施工期仅有4个月,给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填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为攻克这些难题,项目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经过不懈努力,率先研发出可移动式超大跨度气肋膜仓应用技术,极大缩短建设工期。 气肋膜仓是由一组拱形白色气膜组成,由宽56米、长102米、高24米的超大跨度气肋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达5700平方米,可有效解决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防风、防雨及冬季保温难题,可实现大坝浇筑全年施工。 该气肋膜仓底部基础采用预制、模块化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