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CPEC 2024|李坤:腔内碎石术(IVL)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8-11 08: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挑战,特别是长段病变、CTO病变和严重钙化病变。李坤教授在2024中原血管论坛上分享了下肢动脉钙化病变的腔内治疗经验。文章详细阐述了钙化病变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分级,以及目前治疗方法的挑战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理想的管腔准备和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血管内冲击波治疗(IVL)在处理不同类型病变中的应用,并通过病例分享展示了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下肢动脉钙化病变仍是治疗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挑战。

不同种类的内膜钙化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膜钙化主要因代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中膜钙化更为棘手。

关键观点2: Fanelli分级和其他钙化评估方法的重要性。

更精准的评估需要IVUS,能看到钙化的范围和深度。钙化分组越大,治疗的一期通畅率越小、晚期管腔丢失率越大。

关键观点3: 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钙化斑块处理技术难以安全、有效获得理想管腔。如球囊血管成形术、旋切术和旋磨术都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观点4: 血管内冲击波治疗(IVL)的应用和效果。

IVL通过裂而不碎的方式改变血管顺应性,处理不同类型病变效果显著。通过病例分享展示了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预览

  长段病变、CTO病变和严重钙化病变仍是治疗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挑战,其中又以钙化病变最为棘手。2024年7月26日,在2024中原血管论坛(CPEC 2024)上,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李坤 教授分享了他在下肢动脉钙化病变腔内治疗中的经验。 Clinic門诊 腔内血管 钙化病变 复杂的形成机制 抗钙化能力下降(抗矿化抑刺剂丢失);应急诱导VSMC成骨分化,基质小泡成为钙璘沉积巢;凋亡碎片能够成为羧基磷灰石的质核;矿物质内稳态失衡导致钙磷升高沉积;成核体导致骨重塑和异位矿化;基质重塑和变性为钙化创造环境。 不同种类 内膜钙化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导致内膜增生; 中膜钙化主要因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这些因素导致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临床治疗中,中膜钙化更为棘手。 Fanelli分级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