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变革,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品牌的衰退。北京交通广播推出《预见2025》系列报道,本文为市场篇(下):主要讨论合资品牌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文章涵盖了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新车推出、技术短板补齐、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新势力车企的淘汰进程以及经销商的困境等多个关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品牌的衰退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变革,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突破65%,而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
关键观点2: 新车推出和技术短板补齐
为了收复失地,合资品牌推出新车,并加紧补短板。他们往往选择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利用比亚迪、上汽等企业的技术,在电动、电驱、交互层面提升竞争力。
关键观点3: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
市场淘汰赛仍在加速,合资品牌面临巨大压力。部分细分市场的地盘相对稳定,但主流家用车区间和传统豪华车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
关键观点4: 新势力车企的淘汰进程
高烈度竞争加快了企业淘汰速度,新势力车企把智能化作为核心卖点。但随着智能电动竞争迈入新阶段,车企的淘汰进程也将加速。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月均销量3000辆左右的品牌可能会出局。
关键观点5: 经销商的困境与转型
经销商爆雷、退网现象频发。退网的原因包括车企行为、市场饱和以及巨额亏损等。新能源市场的集中度较高,给传统经销商的转型机会有限。但部分经销商通过转型新能源品牌或选择合作品牌等方式寻求出路。
文章预览
导 读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百年变局之下,中国汽车正在加速变革。2024年车市在政策助力下穿越凛冬,企业在大浪淘沙中跌宕起伏,智能化随AI洪流深入人心……今年,政策将如何引导油电稳步转型?企业怎样应对极致的竞争考验?产品是否会在同质化中卷出新意?技术应用能否安全妥帖地服务用户?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预见2025》系列报道,回首来路,预见未来。今天推出第三篇,《市场篇(下):江河日下 革旧鼎新》。 市场篇(下): 江河日下 革旧鼎新 合资能守住哪些地盘儿? 中国汽车转型不断提速,比如自主品牌的乘势而上,合资品牌的江河日下,发展速度都远超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市场占有率突破65%,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与之对应的合资品牌占有率仅剩3成多,并且以超过10%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