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春回大地,花开大地,到处挤满探春、赏花的游客,就连笔者老家的千年古镇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也成为旅客竞相踏青赏花“打卡地”。其实,提及探春、踏青、赏花,古人才是一把好手,正所谓:“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早在先秦时期,探春、赏花已成民间的一个重要习俗,《诗经·周南·桃夭》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金句,《诗经·国风·郑风·溱洧》里还有“赠花”场景:“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西汉至晋代,探春、赏花依旧属个人行为,汉代文人宋子侯出门赏花留下“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的诗句,连南朝女诗人张文姬对朝开暮落的木槿花也赞不绝口:“绿树竞扶疏,轻姿相照灼。不学桃李花,乱向春风落。” 隋炀帝时,牡丹虽由野生移栽至皇家林苑,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