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当下阅读现状展开,从二手信息泛滥、书籍销售现状、出版业低迷、人们对待书的态度和消费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当下很多书通过短视频等视频流被重复消费、分解成各种片段化信息呈现给大众,让人们选择做二手读者甚至是N手读者。出版行业图书首印量逐年下降,人们更多地依赖AI提供的信息而非亲自阅读书籍,对书籍的态度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也给出了诸如多读好书、从历史写作和纪实写作中获取共鸣等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二手信息的泛滥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二手读者甚至N手读者。
当下的阅读环境受到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冲击,很多书籍被拆解成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导致人们越来越远离一手的阅读体验。
关键观点2: 出版行业面临低迷,图书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新书销售市场呈现下滑趋势,大多数图书的首印量逐年下降,小众学术书的首印量更低。大部分图书编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观点3: 人们对待书的态度和消费方式发生改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把书作为装饰品而非真正的阅读工具。很多人买书却不读,过于看重物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实际体验和结果。
关键观点4: 建议多读好书,从历史写作和纪实写作中获取共鸣。
面对当下阅读环境的不佳和出版行业的低迷,建议人们多读好书,从历史写作和纪实写作中获取共鸣。本土原创作品崛起与社会情绪的自我放置有很大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通过阅读来理解自身面临的困境和认知自身所处的现实。
文章预览
这是个“二手信息”愈来愈泛滥的时代,书籍溶于视频流和大语言模型里,人人都在变成二手读者、三手读者乃至N手读者。 不做二手读者,就是选择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回归书籍,一页一页地,翻动字里行间的历史与想象。纸质书自从被人类发明之后,无论朝代如何兴衰轮回,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如何翻天覆地,它的形态几乎没有根本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书籍仍将继续提供智慧的支持和情感的慰藉,让人类度过这个千年。 相信文字,它们是所有表达形式中最基础、最丰富、最有效率的一种,一小段文字组成的诗歌,也许胜过恒河沙数的影像。更重要的是阅读它们,将一本书从第1页读到第100页、第300页、第500页,你将习得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专注力。 那么,读什么?读点好东西。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写完那本著名的读书指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