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开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的背景、目的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目录的循序渐进调整、领域的突破、向一线劳动者倾斜、与国际接轨等方面的特点。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未来《目录》的使用和调整修订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包括推动《目录》顺利实施、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职业病监测和研究以及建立《目录》动态更新机制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的背景和目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关键观点2: 调整工作的主要特点
包括循序渐进的调整、领域的突破、向一线劳动者倾斜、与国际接轨等方面
关键观点3: 未来使用和调整修订工作需要注意的几点
包括推动《目录》顺利实施、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职业病监测和研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等
文章预览
↑点 击上方蓝色字 关注《新闻天天看》 最贴心 最暖心的内蒙古民生新闻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 人社部、国家疾控局、 全国总工会等部门 开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 调整后的目录将于 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职业病目录调整 有亮点,也有新期待 专家分析 翁仁木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了最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五个版本。《目录》调整不仅体现了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水平。 此次调整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循序渐进的一贯原则。 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职业病名单,仅有职业中毒等14种法定职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