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上海市在乙巳蛇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乐游上海过大年”活动,旨在让市民和游客体验民俗年、文化年、时尚年。文章介绍了上海通过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空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包容的城市氛围。文中提到上海利用旅游景点,如豫园、外滩、田子坊等,举办灯会、庙会等传统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上海各区也举办了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吸引本地市民和来沪各族群众参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文章还提到上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社区活动,以及志愿服务与互助活动如何增进各族群众的归属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市推出“乐游上海过大年”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体验民俗年。
上海市在春节期间举办了100余项活动,旨在让市民和游客体验民俗年、文化年、时尚年。活动期间,到沪游客数量增长,显示出活动的受欢迎程度。
关键观点2: 上海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空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利用旅游景点如豫园、外滩、田子坊等,通过灯会、庙会等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各族群众参与,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关键观点3: 上海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包容的城市氛围。
上海以节日为媒,通过文体活动的举办,增进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营造更加和谐、包容的城市氛围。此外,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也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关键观点4: 上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社区活动。
上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沪剧、昆曲、剪纸等。春节期间,上海举办多种非遗展示活动,让各族群众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技艺。同时,社区活动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关键观点5: 志愿服务与互助活动增进各族群众的归属感。
春节期间,上海组织志愿者为来沪各族群众提供节日慰问、生活帮扶等服务,同时各族群众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奉献回馈社会,增进彼此感情。
文章预览
花灯亮、龙狮舞,年味儿在烟火气中升腾;新春市集、民俗表演,上海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海派年味。 乙巳蛇年春节期间,上海市推出100余项“乐游上海过大年”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沪体验民俗年、文化年、时尚年。到沪游客达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 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选择到上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族群众不断增加。上海以节日为媒,通过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空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增进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营造更加和谐、包容的城市氛围。 以旅游景点为依托,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空间 首个非遗春节,上海积极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以豫园、外滩、田子坊等标志性景点为依托,打造“文化+”春节体验。 ▲2025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上,人们在生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