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近年来,得益于镁的低成本和高理论比容量,可充电镁电池作为“后锂离子时代”的候选储能技术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镁电池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缺乏合适的正极材料来配合镁金属负极实现预期的高容量。镁离子较高的电荷密度使其在大多数晶体材料的晶格中面临较高的扩散势垒,难以通过脱嵌实现有效的可充电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方法是采用转换型正极材料,如硫、氧气、卤素和有机材料。这些材料虽然具备稳定的氧化还原行为和较快的动力学,但同时也带来了小分子活性材料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包括穿梭效应和自放电等。 近日,波士顿学院的王敦伟教授和黄吉尔教授合作,以常见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D-MOF)作为研究平台,通过向Cu-HHTP中引入硫官能团得到新型正极材料(Cu-S 5 HHTP)。这种材料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