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wgsntg@126.com
今天看啥  ›  专栏  ›  微观三农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大力推动渔业“蓝色转型”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2-08 09: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桂建芳院士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的工作和成就,包括普查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解析基因组“天书”、推动水产养殖业生态化发展、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渔业“蓝色转型”等。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鱼类遗传育种工作的难点、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科研人员在助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等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桂建芳院士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的成就

桂建芳院士从事鱼类遗传育种工作40多年,通过遗传育种选出人们需要的、更加优良的品种,包括生长速度快、抗病害、产量高或风味更好的品种,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他解析了银鲫的基因组,首创多倍体银鲫和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技术路线,并培育出适合生态养殖的新品种。

关键观点2: 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结果

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品种数量均为世界第一。

关键观点3: 鱼类遗传育种工作的难点

鱼类遗传育种工作的难点包括解析物种的基因组、找到决定某一性状的主效基因,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其中,最难的是解析基因组,就像在解读一本“天书”一样。

关键观点4: 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对水体造成影响的问题,因此倡导生态养殖,希望水产养殖业遵循生态农业的理念,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培育优质的水产品种、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精准投放养殖饵料、有效防控水产病害是解决问题的四个方向。

关键观点5: 桂建芳院士对于科研人员助力产业发展的看法

桂建芳院士认为,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鱼类遗传育种推进水产养殖业生态化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对环境友好的程度。他还强调了建设新型研究平台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来推动平台建设。


文章预览

农业农村部日前宣布,历时三年的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此次普查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对312个重点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品种数量均为世界第一。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世界第一背后,是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便是其中之一。他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水产养殖物种数量世界第一,质量能否同样过硬?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如何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不久,桂建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的思考。 人物档案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