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论 文 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 学堂乐歌的发明及其内在张力 (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陈 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原文刊于《社会》2024年第3期 摘 要 : 中国近代音乐转型源于民族建构的现实需要。 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种新音乐“学堂乐歌”为核心,讨论了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的复杂关联。 基于培养新民的要求,梁启超设想了一种兼具“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两大核心特征的新音乐。 他的设想启发了学堂乐歌的音乐实践,催生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堂乐歌,即以沈心工为代表的普遍主义乐歌和以李叔同为代表的诗乐合一乐歌,也引发了一些进行调和的音乐理论尝试。 不同的音乐类型背后蕴含着不同的理论假设,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之间的张力体现了民族国家理论与雅乐传统的龃龉。 引言 清代中叶以来,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