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共平台,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服务,为中国食品药品产业服务,架设在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食品药产业之间的桥梁,社会各界了解食品、药品的窗口。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关注 | 有人熬夜引发“突发性耳聋”!警惕!这些坏习惯正在“偷走”你的听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25-03-04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保护听力展开,提醒读者注意不良生活习惯对听力的影响,以及正确佩戴耳机和助听器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知识,并推荐了相关图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提醒注意不良生活习惯对听力的危害

文章中提到,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呼吁读者注意保护听力,避免不良习惯导致的突发性耳聋。

关键观点2: 强调耳机的正确使用原则

文章指出,在嘈杂环境中佩戴耳机可能会损伤听力,建议遵循‘三个60’原则,即音量、佩戴时间和环境噪声不超过60的相关限制。

关键观点3: 强调助听器的正确选择和佩戴

文章提到,对于中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验配助听器是主流的干预手段。并强调选择数字助听器,避免选择无法调试的模拟助听器,以免对听力造成二次损伤。

关键观点4: 提供图书推荐和相关购买信息

文章推荐了生物制药工艺与设计、疫苗创新技术两本书,并提供了购买链接。


文章预览

今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 日常生活中, 往往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正在危害你的双耳, 如果不注意保护, 耳朵也会“闹脾气”。 快看看 ↓ ↓ ↓ 你是否正在不知不觉地 “ 毁掉” 自己的听力? “熬夜党”请警惕“突发性耳聋” 今年29岁的小雷是一名眼科医生,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要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加上不规律的作息,让她最近常常感觉耳鸣,右耳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棉被。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确诊她为“突发性耳聋”。 医生表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 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 专家提醒,耳鸣是耳聋的早期预警,尤其在夜深人静时,若耳内持续或间断出现蝉鸣声、电流声、雷鸣声,同时伴有听力下降、眩晕、耳闷胀等不适时,建议立即就医筛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