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科大讯飞作为国内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代表公司,在AI风口下遭遇资本市场对其业绩的质疑。营收增长未达预期,负债率持续攀升,市值已跌去42.8%。虽然依托AI大模型投入试图突破困局,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营收增长未达预期
科大讯飞在AI风口之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营收增长仅为4.41%,远低于市场预期。
关键观点2: 负债问题严峻
科大讯飞的负债问题日益严峻,总负债达到近五年同期新高,涨幅高达140%。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
关键观点3: 市值大幅缩水
科大讯飞的市值已经跌去42.8%,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
关键观点4: AI大模型投入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科大讯飞在AI大模型上投入巨大,但这一投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能否借此突破亏损魔咒仍有待观察。
关键观点5: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疲软
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疲软,特别是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这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文章预览
作者 | 牧牧 排版 | Cathy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AI风口也带不动科大讯飞,科大讯飞正在资本市场遭遇AI”冰火两重天“。 作为国内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代表公司,科大讯飞的业绩似乎未随AI风口一飞冲天:不仅营收增长未及预期,负债率也持续攀升、负债首次破200亿元。 2023年的AI大模型浪潮之下,资本市场曾对科大讯飞的大模型寄以厚望,科大讯飞市值一度攀升至1700亿元。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的“成绩单“之下,市场正在用脚投票。截止5月30日A股收盘,科大讯飞报收41.99元/股,对应市值972.2亿元;对比市值高点1700亿元,其 市值已经跌去42.8%。 据科大讯飞2023年报:2023年,科大讯飞营收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收入增长未达预期。 同期,净利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但去年的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至1.18亿元,同比下降71.74%,主营业务盈利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