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纳米人

郭少军团队,Nature Synthesis!

纳米人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2-05 08: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吕帆等人报道的一种新型六方密堆积(hcp)金属间多元Pd金属烯,该材料具有优异的HOR催化活性、耐久性和抗CO毒化能力。通过合成与表征,发现Ru-O 3 位点的均匀分散有助于降低HOR中间体(*H,*OH,*H 2 O)的结合能,形成有利于反应发生的路径。该研究展示了高价态Ru和表面O物种增强协同作用和水分子重组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二维合金催化剂具有前景,但面临功能稳健性和活性位点表现异质性等问题。

关键观点2: 研究成果

合成了一种非常规的六方密堆积(hcp)金属间多元Pd金属烯,其中均匀分散Ru-O 3 位点,克服了电催化剂的问题和挑战。这种含Pd多元金属烯具有优异的HOR催化活性、耐久性和抗CO毒化能力。

关键观点3: 材料合成与表征

以PdIr金属烯作为目标催化剂,通过加入Pt(acac) 2 产生丰富的Ru,合成四元金属烯PdIrMoPt(QMene)或五元金属烯PdIrRuMoPt(PMene)。PMene-Ru 0.18 样品具有31.0和33.5°特征峰,非传统的hcp晶体结构,晶格收缩,具有层状有序结构。

关键观点4: 电化学性质及表现

PMene-Ru 0.18 样品的j k,m 达到11.5mA μg -1 ,j k,s 达到12.18mA cm -2 ,分别比Pt/C高32.5倍和22.9倍。具有优异的交换电流密度和可逆性,比报道的Pd基HOR电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活性和质量活性。

关键观点5: 稳定性和抗CO毒化性能

PMene-Ru 0.18 样品在加速老化测试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抗CO毒化性能也比商业PtRu样品显著改善。

关键观点6: 机理研究和理论计算

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SR)、XPS O1s表征和DFT理论计算等手段,研究了Ru-O 3 位点在催化剂表面的关键作用。Ru-O 3 结构能够降低Pd位点周围的电子密度,影响Pd-H键,从而平衡各种中间体物种的结合能。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