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微博上一位“双非”高校硕士生导师的招生要求,包括全年无休、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4小时等。这些要求引起网友的争议和质疑,涉及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是否所有研究生都应如此投入等。同时,文章还提到其他高校和研究生的工作状态,以及不同人对长时间工作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双非高校硕士生导师招生要求
包括全年无休、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4小时等,被录取后需立刻进实验室工作。
关键观点2: 网友对导师要求的争议和质疑
网友对导师的要求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导师坦诚,但也有人认为科研不应占据全部生活,付出与回报可能不成正比。
关键观点3: 其他高校和研究生的工作状态
提到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可能更为紧张,以及国内外科研工作的普遍情况。
关键观点4: 不同人对长时间工作的看法
有人支持导师的要求,认为长时间工作是必要的;但也有人反对,认为长时间工作会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平衡生活和工作。
文章预览
微博上,有位博主分享了某位“双非”高校硕士生导师的招生要求: 图片来源:google scholar 据悉,这位硕导每年都会给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发邮件,告知上述要求,并请考生认真考虑是否适合从事这种强度的研究,是否继续参加考研复试。 这位导师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非常“艰苦”的读研画面: 第一, 全年无休。只有到了春节,才可放7-14天。 第二, 每天的实验室工作时间达14小时。除了回寝室睡觉,你基本走不出实验室了。 第三, 被录取后,须立刻马上进实验室工作,即便离正式开学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网友对该导师提出的要求褒贬不一。 有些网友很赞赏他的坦诚,把丑话说在前面,把劝退工作作在复试之前。 有些网友则表示质疑。质疑集中于两方面:付出、所得。 一方面,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应要求每个研究生把全部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