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福州新闻网

世界首次!听远在16万公里外的“太空合声”,神奇!

福州新闻网  · 公众号  ·  · 2025-02-02 14:18
    

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在遥远太空的合声波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的合声波,并揭示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科学界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能够被太阳风的能量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激发。这项研究对于了解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它在太空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人类航天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航团队首次发现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的合声波。

这是全球科学界在合声波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传统观点认为合声波主要发生在近地空间的地球偶极磁场区域。

关键观点2: 北航团队揭示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

这一发现挑战了全球科学界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并增强了人们对合声波的理解。

关键观点3: 合声波具有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能量,可能产生“杀手电子”,对航天器和航天员造成危害。

深入研究合声波对于保护人类航天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外,合声波还给地球带来诸多影响,如壮观美丽的脉动极光。

关键观点4: 北航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引起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

这项研究提高了人们对空间天气的预报能力,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文章预览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 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 ,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 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 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产生与地球磁场有关,如果将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想象为两端固定在地球南北磁极区的琴弦,当太阳风的能量到达地球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就激发出频率特征类似于清晨鸟儿齐鸣合奏声的电磁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曹晋滨: “太空合声” 就是空间中一种低频的电磁波,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