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器人大讲堂
机器人大讲堂是立德共创服务平台旗下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媒体平台,已举办多种形式系列活动近百场,行业媒体矩阵垂直粉丝20万余人;立德研究院承接智库咨询和科研项目;立德孵化基于顶尖专家优势形成早期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今天看啥  ›  专栏  ›  机器人大讲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BSF软体手指 可用于癌症早筛、脉搏测量以及精密装配等典型落地场景

机器人大讲堂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10-17 20:07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开发的生物启发的软体手指(BSF)能够模拟人类手指的弯曲和力感知能力,为机器人感知模拟迈出重要一步。文章介绍了BSF的设计原理、实际性能、应用潜力及挑战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BSF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类手指的复杂结构和功能,采用气动PneuNet结构设计实现弯曲运动,并通过无缝集成的导电纤维线圈监测弯曲角度和指尖受力。

BSF的设计实现了高度模拟人类手指的能力,包括弯曲、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等功能。

关键观点2: BSF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研究团队进行了多项测试,涵盖弯曲感知、力感知、物体硬度检测以及医学检查演示等方面,实验结果证明了BSF的高性能。

关键观点3: BSF在医学、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由于其独特的自解耦弯曲和力感知能力,BSF可以执行精确的医学检查,用于乳腺癌、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在机器人技术领域,BSF能够感知手指的弯曲角度和指尖的接触力,实现更为复杂的操作;此外,BSF还可用作探索未知环境的工具。


文章预览

触感作为人类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涉及复杂的生理机制和认知过程。为了模拟人类手指的触感能力,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开发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软体手指传感器。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 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团队 开发了一种生物启发的软体手指(Bioinspired Soft Finger, BSF),该手指能够模拟人类手指的弯曲和力感知能力,甚至能够持续监测受试者脉搏。 该研究为机器人感知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             ▍ BSF软体手指采用气动PneuNet结构设计             BSF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类手指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人类手指不仅能够进行灵活的运动,还能够通过触觉和本体感觉感知外界环境的信息。为了模拟这种能力, BSF采用了改进的气动网络(PneuNet)结构来实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