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古人对蛇的尊重与崇拜,都凝结在了这些文物上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2-10 10:07
    

文章预览

在中国文化史上,一谈到蛇,最为人熟知的恐怕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形象。伏羲、女娲被后世尊奉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实际上,女娲的形象早于伏羲出现,她生逢天地初开的时代,世间尚无人类,于是才有了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作为母系氏族时代的象征,她最早的形象是蛙,代表了原始的生殖崇拜。尽管伏羲出现的时间晚,但他创造出八卦推演、书写记事和制礼作乐的伟大功绩,是人类社会发展至父系氏族时代的象征。当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伏羲的地位超过了女娲,为了能与伏羲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女娲便有了与伏羲一样的模样——人首蛇身。 那么,伏羲的人首蛇身是怎样来的?现实中,我们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明白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道理,伏羲的模样继承自他的父母。那他的父母又是谁呢?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